面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闻“汛”而动,督帮一体、既督又战,将监督哨位前移至防汛救灾最前沿,用实际行动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坚实的“纪律堤坝”。
区纪委监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监督机制,制定应急监督工作方案。统筹调配科学城纪工委、相关纪检监察室和综合派驻组组建专项应急监督组,构建“监督-整改-协调-闭环”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区-镇-村”三级联动监督体系,开展全覆盖监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带头下沉一线乡镇,党风政风监督室统筹各部室,指导督促防灾减灾工作,做到监督不缺位、帮忙不添乱。应急监督各专项组紧盯防汛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重点环节,入村入户开展监督,并对发现问题整改情况持续进行“回头看”。截至目前,共检查发现108个问题,已督促整改、协调解决83个问题,持续构建压实责任、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协同解决的监督工作闭环。
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故事,北房镇、杨宋镇纪委监督保障潮白河泄洪期间,人员转移安置、巡堤护坝等工作平稳有序;桥梓镇纪委、九渡河镇纪委对泥石流高发区域的险村险户、物资储备、人员转移等跟进监督;区纪委机关、派驻组蹲点监督区集中安置点、防汛指挥部等关键点位,督促“四通一保”等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这一切迅速及时地响应,源于日常监督的千锤百炼。月度例会的学习交流、精准制发的监督清单、防汛应急的实战演练,以及监督成效月报表的动态追踪,区纪委监委将基层监督体系无缝延伸至最末梢。在防火、防汛、安全生产和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中,区镇村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始终如一,督帮一体、挺膺担当。
面对暴雨侵袭,道路中断、塌方拦路,琉璃庙镇纪委书记王瑞霞为了赶到灾情一线,硬是改道5回,换了4种交通工具,绕行10个多小时,行程270公里,途经多次险情,最终抵达灾情前线。在她带领的应急联络组协调下,被洪水围困的白河北村纪检委员张静和村干部一起,沉着带领200多名村民转移至山上避险,守护数日直至安全。
琉璃庙镇纪委书记王瑞霞在查看保障物资领取情况。
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帽山村的纪检委员带着党员群众肩挑背扛,在汹涌洪水前垒起临时的防洪屏障;孙栅子村的纪检委员在瓢泼大雨中挨家挨户敲门排查,确保危险区村民一个不少安全转移;胡营村的纪检委员与村干部一道,冲进村民院落排险。
喇叭沟门满族乡对角沟门村纪检委员等村干部带领群众设置防洪设施。
在长哨营满族乡,24名村纪检委员闻“汛”即动。大雨倾盆、断水断网,他们成了转移群众的“急先锋”,耐心劝解、果断行动,在雨势加剧前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不愿撤离的村民紧急撤离,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汤河口镇纪委在汛前细致监督应急物资储备,灾后迅速跟进灾情及设施修复。古石沟门村纪检委员彭玉江面对国道塌陷,在指挥下冲锋在前、就地取材,10分钟内设置临时路障、拦截车辆。拉好警戒线后不到10分钟,该路段出京方向就发生大规模坍塌,路面断裂形成宽约4米、深约8米的巨大缺口。危急关头,他们挺膺担当、果断行动,守护过往车辆安全。
宝山镇纪委同样主动请缨,干部们彻夜并肩作战,成功转移西帽山自然村全体村民,同时对养老院等重点区域防汛物资配备到位情况的监督一刻也未放松。
从靠前监督物资发放、转移安置,到下沉村户打通减灾“最后一公里”,再到“孤岛”救援、险情排除,怀柔区纪检监察干部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他们不仅是纪律的“监督员”,更化身为转移的“组织员”、道路的“抢修员”,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在洪涛浊浪中,生动诠释了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本色。